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海關: 李自成慘敗山海關 10萬精銳全軍覆沒 犯致命錯誤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西元1644年,明末民變領袖李自成率大順軍攻陷北京,一度登上權力頂峰,卻在山海關慘敗給清軍,10萬精銳覆沒、15位大將戰死。


這場原本可望一統天下的關鍵戰役,成為大順政權迅速崩潰的轉捩點。李自成之所以會在勝利在望之際潰敗,背後其實隱藏著4大致命錯誤。

根據《搜狐網》報道,導致敗亡的第一要因,是李自成根本沒有准備好“接管天下”。他擅長打天下,但對治理天下缺乏規劃。


占領北京後,軍紀敗壞、百姓失望,甚至傳出其將領劉宗敏搶掠吳三桂家產,引爆吳三桂投靠清軍的導火線。

第二,李自成嚴重輕敵。他長期只與明軍交戰,低估了清軍的組織與戰力,對八旗軍缺乏有效情報,也誤判清軍不會南下幹預。相較之下,清軍早已透過吳三桂掌握大順內情,部署周密。


第三,大順兵力調度失當。雖總兵力龐大,但參與山海關之戰的僅是其中一小部分,而清軍則幾乎傾巢出動。兵力對比懸殊,加上缺乏後勤與戰略准備,使大順陷入劣勢。


第四,占領北京後的種種決策錯誤,導致大順政權迅速失去民心。李自成未能穩定首都政權、安撫士人,反而縱容部下掠奪,傷害了新政權的根本。



更令人惋惜的是,若非吳三桂臨陣倒戈,局勢或許尚有轉機。可惜李自成誤判情勢,未能妥善應對內憂外患,最終在夾擊之下潰敗,大順政權僅維持一年便迅速崩解。盡管如此,大順殘部並未立即消失,仍有部分勢力在四川等地堅持抗清近20年。即便1662年南明永歷政權滅亡,這些殘軍仍未放棄抵抗,史稱“夔(ㄎㄨㄟˊ)東十三家”,奮戰至1664年才終告覆滅。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還沒人說話啊,我想來說幾句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49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.0011 秒